1 什么是霍尔槽
霍尔槽是一种试验效果好,操作简单、所需溶液体积小的小型电镀试验槽。它可以较好的确定获得外观合格镀层的电流密度范围及其它工艺条件。生产现场常用来快速解决镀液所发生的问题。
2 小型霍尔槽结构
下面是工厂电镀制程控制常用的霍尔槽基本结构(市面上可以购买到带加热、通入压缩空搅拌孔等设计精良的成品)霍尔槽结构示意图:
3 霍尔槽的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3.1 试验装置
赫尔槽的阴极板与阳极板互不平行,阴极的离阳极较近的一端称近端;另一端离阳极远,称远端。由于电流从阳极流到阴极的近端和远端的路径不同,不同路径槽液的电阻也不同,因此阴极上的电流密度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250mL的赫尔槽近端的电流密度是远端的50倍。因而一次试验便能观察到相当宽范围的电流密度下所获得的镀层。
3.2 试验方法
(1) 溶液的选择
为了获得正确的试验结果,选择的溶液必须具有代表性。重复试验时,每次试验所取溶液的体积应相同。当使用不溶阳极时,溶液经1~2次电镀后应更换新液。如采用可溶性阳极则最多试验4~5次后更换新液。在测微量杂质或添加剂的影响时,每槽试验次数应酌情减少。
(2) 阴阳极材料的选择
阴阳极材料通常是平面型薄板,阳极厚度不超过5MM,阴极厚度为0.2~1MM,阳极材料应与生产中使用的阳极相同。
(3) 电流大小
霍尔槽电流大小通常在0.5~2A范围内。
(4) 试验时间及温度
一般在5~10分钟,试验温度应与生产相同。
4 霍尔试片判定(以镀锡为例)
4.1 背面
背面看片原则:先看背面的异常现象,再判定可能造成的原因。
(1) 先从哈氏(HULLCELL)片背面中间剖开,再看高电流密度区(添加剂)与低电流密度区(开缸剂)有没有失去平衡,例如往高电流密度区缩小是添加剂不足,往低电流密度区缩小是开缸剂不够。
(2) 看三层云分布:正常哈氏(HULLCELL)片背后会出现三层云(即亮层/浓雾层/淡雾层)如下示意图:
(3) 如果为全浓雾或无亮,判定是添加剂或补充剂不够,酸不足,建浴剂不足。
(4) 如果都是淡淡的薄雾浓雾少,且将要收缩,可能是添加剂或酸过量。
(5) 有出现三层云,向中间凹进去的话,主要原因有主盐不够或沉积速率不够,沉积速率不够可能原因为:
①添加剂过量或不足;②酸不足。
4.2 看正面
正面看片原则:由正面现象来验证或排除第一项的可能原因
(1) 看高中低电流密度区光泽分布状况:与高电流密度区是否有有机分解污染及界面与低电流密度区是否有无机析出。
(2) 若高电流密度区发黄,且高中电流密度区很亮和界面及低电流密度区有无机析出,判定为添加剂或酸过量。
(3) 若高电流密度区发黄,加上高中电流密度区粗糙,界面和低电流密度区无无机析出,判定为添加剂、补充剂、建浴剂或酸不足。
(4) 若低电流密度区有双层雾则判定为添加剂或补充剂与酸不足.
(5) 可以用焊锡来左证判定:如果拒焊是添加剂或酸过量造成有机分解;如果不拒焊是添加剂、开缸剂或酸不足。
(6) 在霍尔槽中,还可以用添加反向之药品的方法来判定是否有异常的问题。
4.3 看操作条件
看操作条件来验证或排除第一项之可能造成原因。
(1) 主盐/溶解质/酸锡比/电压高低/PH值/温度/阳极溶解状况[主盐/溶解质/酸锡比/电压高低看哈氏片;PH值/温度/阳极溶解状况看现场]。
(2) PH值高容易造成无机析出及有机分解;温度高易造成有机分解。
(3) 从阳极溶解状况观察:光亮表示溶解质过量;灰色表示正常;黑色表示有点过量;黄色是严重过量。
(4) 电压高证明主盐高与溶解质不足。
4.4 其他
(1) 利用第二项和第三项去除第一项现象,与可能原因加以分析并得出真正原因。
(2) 根据第四项,用最快最有效最节约成本的方法来改善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