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机理
通过硫酸+双氧水体系的强酸环境,去除板面或孔壁大量残留的二氧化锰及锰酸盐,该流程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过量的锰副产物带入后续的中和流程,以达到延长中和流程的使用寿命。
2、工艺流程
3、操作条件
项目名称 | 条件参数 |
---|---|
硫酸(H2SO4) | 1~3%(v/v) |
双氧水(H2O2) | 1~3%(v/v) |
中和剂H101 | 15~25ml/L |
工作温度 | 常温(RT) |
处理时间 | 0.5~1.5min |
4、设备要求
项目名称 | 要求说明 |
---|---|
槽体材质 | PP或PE |
加热设备 | 无需 |
冷却系统 | 冰水冷却(冰水循环管路) |
过滤方式 | 10μ”棉滤袋 |
搅拌方式 | 持续过滤循环,压力1~3kg/cm3 |
自动添加装置 | 无需 |
滚轮材质 | PVC片状滚轮 |
5、配槽方法
(1) 清洗干净槽体后,先加入约2/3槽体积的水;
(2) 按顺序先后加入(槽体积×2÷50)L的硫酸(50%)、(槽体积×2÷35)L的双氧水(35%),补充水至标准液位即可。
*槽体积单位为升(L)
6、生产管理
生产补加:无需自动添加系统补加;
分析频率:每班分析1次;
换槽频率:每班更换或连续生产600m2时更换;
保养周期:每周保养1次。
7、槽液维护
7.1 保养事项
7.1.1 停线关闭循环系统后,排放旧槽液,加水至标准液位循环30min后排放;
7.1.2 拆除水刀检查喷嘴是否堵塞并修复,更换新的水刀滤网;
7.1.3 清理槽内杂物、检查滚轮运转情况并修复、更换新的过滤袋;
7.1.4 再次加水至标准液位,开启过滤循环清洗1次槽体即可。
7.2 停产处置
- 停止生产超过4小时:关闭过滤循环系统;
- 停止生产超过1周:更换新槽液。
8、分析方法
8.1 硫酸(H2SO4)
- 准备项目
(1) 玻璃移液管(5ml)、玻璃锥形瓶(250ml);
(2) 甲基橙指示剂(M.O)、氢氧化钠标准溶液(NaOH=1.0mol/L)。 - 分析方法
(1) 取5ml槽液置于玻璃锥形瓶中,加40ml纯水;
(2) 加3~5滴M.O指示剂,混合均匀;
(3) 用1.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由红色娈为黄色为终点,记录滴定毫升数为N。 - 计算公式
硫酸[%(v/v)]=N×0.54 - 管控范围
硫酸:1~3%(v/v) - 添加方式
硫酸(L)=(2-分析值) × 槽体积(L) ÷ 50 *硫酸浓度为50%
8.2 双氧水(H2O2)
- 准备项目
(1) 玻璃移液管(1ml)、玻璃锥形瓶(250ml);
(2) 硫酸溶液(H2SO4=20%)、高锰酸钾标准溶液(KMnO4=0.02mol/L=0.1N)。 - 分析方法
(1) 取1ml槽液置于玻璃锥形瓶中,加40ml纯水;
(2) 加20%的硫酸溶液10ml,混合均匀;
(3) 用0.02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桃红色为终点,记录滴定毫升数为N。 - 计算公式
双氧水[%(v/v)]=N×0.286 - 管控范围
双氧水:1~3%(v/v) - 添加方式
双氧水(L)=(2-分析值)×槽体积(L)÷35 *双氧水含量为35%
8.3 中和剂H102
- 准备项目
(1) 玻璃移液管(10ml)、玻璃锥形瓶(250ml);
(2) 甲基橙指示剂(M.O)、氢氧化钠标准溶液(NaOH=1.000mol/L)。 - 分析方法
(1) 取10ml槽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40ml纯水;
(2) 加3~5滴甲基橙指示剂(M.O),混合均匀;
(3) 用1.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为终点,记录滴定毫升数为N。 - 计算公式
中和剂H102(ml/L)=N×9.3 - 管控范围
中和剂H102:15~25ml/L - 添加方式
中和剂H102(L)=(20-分析值)×槽体积(L)÷1000
9、故障异常
异常描述 | 异常原因 | 改善方案 |
---|---|---|
槽液颜色呈黑色或紫色 | 除胶液带入过多,导致槽液失效 成分不足,槽液失效 温度过高,双氧水挥发过快,导致成分失衡 | 检查前流程挡水滚轮,并分析补充成分 分析补充成分或直接换槽 检查温控系统,并补充成分至正常 |
10、安全措施
(1) 该槽具强酸强腐蚀性及刺激性气味,添加药水时请使用安全眼镜、保护手套、活性碳口罩及安全衣;
(2) 如药水不慎溅到身体,立即用清水冲洗5~10分钟,如感不适请即刻就医。